A02【科普】(硬件向)网络运维工具的介绍与使用技巧
前言
本系列面向基础日常的网络故障,不涉及运营商那一块的故障,适合广大政企/高校的网络运维人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篇会介绍处理网络的相关基础工具与使用技巧(硬件向)。
水晶头与网线钳
水晶头是网线末端的接头,网线钳是将水晶头固定在网线上的工具。
水晶头的类型
网络水晶头
一般我们会接触到就是五类线与六类线,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五类线线芯细、没有软骨;六类线线芯粗硬、中心有十字白色软骨。
长距离上六类线肯定是优于五类线的,尤其是因为带有中心软骨,提供了很好的”耐操性“。
但是短距离(1-2米),五类线与六类线实际没有多少差距,包括带宽(最大传输速度)也是没有什么差距的。
我平时携带在包里的成品线是五类线(没有软骨更便携更好盘起来收纳)。
有次到一个项目,因为需要临时搭个小局域网,我就一起掏了几根网线出来,没想到我的五类成品线被人吐槽“什么垃圾线,这么细,传不快不要”。(问题是你这拿的TP家塑料外壳的那款千兆交换机,这小局域网的网速瓶颈是它不是线)。
科普一点:成品线是机器打的,出厂检测过的,其电气性能是优于人工手打的平均水平。
为什么在讲五类线与六类线呢,那是因为他们搭配的水晶头有所不同。
因为六类线的线芯比五类的粗,如果与五类线一样保持齐平,那么其宽度也就五类线大。
而我们设备的网口大小是固定,因此只能让六类线的线芯保持一上一下错落排列。
上一张图对比一下:
如果使用五类线搭配六类水晶头,洞大线细,可能导致金属片下压后没有很充分的接触到线芯内芯,进而导致虚接、有概率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但总体来说,这种搭配出现影响网络的情况很少)
而如果使用六类线搭配五类水晶头,洞小线粗,这水晶头打的很费手,线芯非常难插到底,如果插不到底,那就会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断芯。
关于带屏蔽网线与带屏蔽水晶头,甚至说七类线,很抱歉,我手头上没有,无法展示,所以不做介绍。(视频网站上有很多相关的这类水晶头制作教程,有需要的可自行观看)
请记住,如果哪天遇上了带屏蔽层的网线(外侧一层金属薄膜皮),那么水晶头也要用带屏蔽水晶头,其外壳是金属的。
电话水晶头
一般电话线只采用两芯进行通信(水晶头中间两芯),且电话不分线序,没有说一个是正极另一个是负极。
电话水晶头是比网络水晶头小一圈的一种水晶头,可以接入四条线芯,但由于电话通信一般只需要两芯,所以市面上有大量的两芯电话线与两芯水晶头。
电话线、电话水晶头、网络水晶头的合影:
电话水晶头中间这两芯的位置是正好对应网络水晶头中间两芯的位置的(4、5芯)。这是重点,之后要考。
一般这种规格大小的水晶头可以叫做4p或者6p。而网线水晶头就叫做8p。
网线钳的功能与推荐
网线钳的样式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截取三种款式的网线钳看一下。
这三种都是比较常见的款式,简单来说都是带有剥线、剪线、压水晶头三个功能。
剥线、剪线没什么好说的,说实话,我是不喜欢用网线钳的这两个功能,甚至想过把刀片拆了,以免哪天割伤自己或者划伤包里的什么线。
压水晶头这个功能:
左侧黄色网线钳是左右夹压的,虽然是使用了连杆来保证角度垂直,但是微观上,他还是处于一种先上后下的夹击式。如果使用久了,连杆不牢固,角度无法保持,就有可能导致下方的线芯夹不到位。(此事在小胡视频中亦有记载)
中间的网线钳是垂直式直上直下的压接,这种就很稳固,而且是网线钳的边框做限位,完全杜绝了使用久了角度偏移的情况。
第三种是现在很流行的款式,这种也是垂直压接的,不过它直上直下的是金属小铁片,不是第二款那种整个大部件一起动的。(我不敢说是哪种方式更好)。这种款式是带切换的,可以在常规的五类/六类水晶头与七类水晶头之间切换。这两类水晶头的区别的就是线径导致的上下大小增大,所以压接深度浅,因此通过螺丝卡位限制小铁片的长度来达到切换的作用。也是因为带有这个切换功能,这种新款式才流行起来。
要推荐的,就是第二款与第三款。但私心主观来说,我推荐第二款,使用起来的手感比第三款好。我个人还认为第二款会比第三款耐用。(这是单纯的主观评价)
我刚入行时买的第一把就是左侧那把。。肉疼,还丢了。
水晶头的安装原理
一颗未使用的水晶头如下图所示,其前端的金属铜片是突出的,金属铜片的末端是相互交错的三岔。
我们压接水晶头就是将网线线芯塞入槽内,将这8个铜片压进线芯里,三岔尖头会刺破线皮并接触线芯内的铜丝,达到电路连通。
演示一下:
新手小白第一次压接水晶头可能会分不清插入网线钳的正方面。请记住,网线钳带齿状的一侧对准水晶头的金属铜片。
铜片被压入水晶头内,这就算压接完毕了,个人推荐压接动作重复两次(也就是手柄夹握两次),多压几次坏不了,但是只压一次可能导致没压好,接触不良。
压接完毕后,铜片会刺入到线槽的根部,同时可以注意到,靠尾部的地方,有块塑料被顶出来了。这块塑料就是用来卡住完整的网线的(包含最外层的线皮)
注意,压接之后金属铜片也就不突出来了,这才是网线端水晶头的常规样式;因此压接后的水晶头可以插入网口,而未压接的水晶头无法插入网口。
如果你要将水晶头作为一个网口防尘塞,请将网线先进行一次压接。
实战水晶头的压接
网线线序与实操
行业内标准的线序有两种:568A与568B。当前我们只需要记忆568B即可,现在的网络设备都支持自动翻转,不需要再制作“交叉线”了。
568B标准的线序为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一图流,单网线钳打水晶头(六类线)
注意事项:
- 使用网线钳对网线线皮进行环切一定要估好深浅,不要把内芯的线皮也刮了,甚至把内芯铜丝给割开口子(我接触的网线有粗有细,因此才不爱用网线钳进行剥线)
- 拽线皮是环切完毕了,拿出网线后才手拽线皮,不是特么的用网线钳夹住,稍微转转就直接用钳子硬拽硬拉!!(你要这么干也别拿我的钳子干!!
伤网线线芯就算了,伤了我自己买的网线钳怎么办) - 剪去不要的软骨与尼龙线注意不要把钳子怼太近,不然会把线芯削掉一部分线皮,甚至刮去一部分铜丝。(加上这个,我才不用网线钳的刀片)
- 解双绞不要用螺丝刀插到底部,然后硬拉出来,把线拉开。
- 捋直线我个人是左手捏住网线线芯根部,右手捏住线芯外侧头部,然后上下扭(看图)
- 估算长度是为了让水晶头的塑料卡槽能卡住最外层的线皮,这样拉拽网线的时候是拽的线皮跟软骨,而不是8条内芯与金属铜片的接触点在受力。
- 塞入水晶头后,一要检查线序还对不对,有没有因为塞的时候错位了;二要确认线芯是否插到底部(看图,头部的铜芯都在反光了);三要看外侧线皮是否插入到塑料卡槽位置
- 上一步检查无误后,插入网线钳压接(前面提到了,金属铜片一端对准网线钳的齿状一侧)
电话线实操
电话线很细,两芯线的话一般是扁的,四芯电话线的话就是圆的(我现在手头没四芯电话线)
因为电话线尺寸小且不太规则,一般不适合用网线钳的刀片剥线(倒也不是不行,不好用罢了)
电话线内部线芯很细很软,用剪刀夹着剥线很容易把其中一条线芯剪了,所以我一般都是使用剪刀前端在四周剪一圈小口子,再用手拽出外层线皮。
介绍一下我爱用的工具——斜口钳
斜口钳
我最早是驻点的,所以当时是买的7寸大的斜口钳,挺好使的。
现在经常在项目地,工具都是随身的,所以换了一把5寸大小的斜口钳,正好插卷纸筒里携带。(怕被尖嘴扎到)

使用斜口钳对电话线进行剥皮:
有的时候我们剥线会剥的太短了,这时如果有斜口钳,那么可以顶着线芯把外皮往下剪,不伤线芯:
以上操作也可以在网线上进行,而且因为是尖嘴的剪六类的软骨也很方便。
打电话水晶头
把电话线剥好皮之后,还是一样的估算一下长度。(还有齿状对应金属铜片)